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组,阅读民粹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社会民主工。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出版长篇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从事无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赐。在高尔基看,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伟大的无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在作家辞世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他的兴趣还是出现持续性的高涨。在欧美各,不时掀起了高尔基热。尤其是高尔基的剧本,不断被搬上各舞台,或拍成电视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底层和仇敌等在美上演或播出,仇敌被剧评家认为是已经播出的节目最好的剧目。在联邦德,上演过高尔基的瓦萨·日列兹诺娃,而演出避暑客时,被评论家誉为文艺复兴以的盛事。而在法,英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过高尔基的剧本。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